小說:半夏時節(jié)又逢君作者:蘇半夏秦立恒時間:2020-09-05 09:48:27
兩個雞蛋歡喜的臥著,紅糖湯上還漂浮著幾顆紅棗,聞起來香甜誘人。
明明是一碗普通的東西,她卻看到太多的回憶以及平凡的幸福。
不知不覺中眼眶蓄滿了淚水,思緒飄到了天際。
董翠蘭見她這副樣子,納悶道:“閨女,你怎么了?趕緊趁熱吃,雞蛋能補身子,你看看最近都瘦了。”
蘇半夏回神,倒吸了一口鼻子,點點頭:“媽,你對我真好。”
“你是不是燒糊涂了,傻閨女,媽不對你好,對誰好?來,快點吃,一會讓你奶瞅見了,可不好了?!?/p>
董翠蘭笑了笑,這孩子似乎跟從前有些不一樣了,更懂事了,也聽勸了。
蘇半夏一聽到奶奶,就趕緊拿起勺子,一口一口的往嘴里送。
還沒兩口下肚,灶房的門就被人掀開了,一個倚樓著背的老人氣沖沖的走過來。
看到蘇半夏正吃著紅雞蛋,驚訝的像是看見了不得的大事。
她一臉惱怒的盯著董翠蘭,手指差點要戳上她的臉頰:“你居然給這賠錢貨吃雞蛋,家里就幾只下蛋的雞,這雞蛋可是要留給珍珍吃的。
她現(xiàn)在高三,正是用腦的時候,需要補身體。你蘇半夏只會干農(nóng)活,用得著補嗎?”
說完,啪的一聲將這瓷碗掃落在地。
瓷碗破碎,里面的食物灑了一地。
“媽,我知道家里的雞蛋是給珍珍吃的,但半夏她身子虛弱,我就想著給她補一補……”董翠蘭委屈的辯解,強忍著淚水沒有落下。
蘇半夏看著這一幕,心痛的無法呼吸。
母親就是這樣,一味的軟弱退讓,這才被蘇家人當(dāng)做牛羊使喚也落不到半分好。
她一定要爭氣,但對付奶奶這種勢力的老人,唯有狠狠反擊才行。
當(dāng)即對著那散落的瓷片一踢,目標(biāo)正中,蘇奶奶踩到了光滑的瓷片,身子往后一仰,若不是她眼疾手快的抓了椅子一把,這會已經(jīng)是摔的四腳朝天。
現(xiàn)在即便也沒摔倒,膝蓋也重重的磕到了椅背上,痛的她驚呼的同時,還不忘抬腳狠狠碾壓地上的雞蛋。
“我讓你吃,賠錢貨?!?/p>
臨走時還撂下狠話:“董翠蘭,再讓我看到你偷偷的拿家里的好東西給賠錢貨吃,我饒不了你。”
上輩子的蘇半夏,遇到這種事,就會跟母親一起抱頭痛哭,但由于屋子的隔音不好,又不敢大聲的哭。
那時候的她,一心想要逃離這冰冷的環(huán)境,以至于碰到一個稍微對她好點的男人,就付出一切。
她是沒有蘇珍珍學(xué)習(xí)好,但對王光輝的愛不比蘇珍珍的少,那時候的她傻到為王光輝付出一切,掙來的錢都給他揮霍和養(yǎng)外面的女人。
蘇珍珍沒上大學(xué)之前,對王光輝崇拜的不行,等上了大學(xué)后,眼界開拓了,跟不少有錢的男人周旋。
至于她是怎么嫁給了秦立恒的,這一切都是個謎。
感謝老天給了重生的機會,蘇半夏眸光泛著冷光,來日方長,這些賬,她會全都討要回來。
董翠蘭傷心了一會,為了不讓蘇半夏擔(dān)憂,她趕緊收拾了地上的殘局,趕緊洗碗。
一會還得拿農(nóng)具,跟半夏出去下地。
這若是還偷懶,被蘇奶奶看到了,又是一頓鬧的。
蘇半夏去找到農(nóng)具,等待的時候,盯著屋里的一景一物出神。
這個時候,他們一大家子人都擠在這石頭屋里,地上是潮濕的泥面,還能看著冒水珠兒。
這一家子人口眾多,有大伯,三叔,還有小姑,另外有幾個孩子,全都擠在這屋子里,別提多擠了。
大伯名叫蘇大根,家有一兒一女。
女兒蘇珍珍今年十九歲,在上高三,學(xué)習(xí)成績非常好,一直是學(xué)校里出了名的學(xué)霸。
是老師們引以自豪的學(xué)生,同學(xué)眼中羨慕的對象,也是不少男同學(xué)的夢中情人。
再加上蘇珍珍身形高挑,發(fā)育很好,膚白貌美,活脫脫是個村花,班花。
蘇珍珍從小到大,長得就比較出色,因此受到一家人的喜愛。
她在家里從未干過農(nóng)活,受到書香的熏陶,再加上一直吃穿都是用好的,氣質(zhì)也是一般的農(nóng)村姑娘不能比的。
用蘇奶奶的話說,她就指望這只金鳳凰能飛出山溝溝,帶著一家人過上好日子。
大伯父的這一對兒女,可謂是兩個極端。
姑娘是人見人夸,但兒子今年已經(jīng)二十二歲了,初中沒畢業(yè)就輟學(xué),成日里在村子里鬼混,闖禍。
每次在外面出了事,總有爺爺奶奶兜著,性格越發(fā)變得不可一世。
現(xiàn)在據(jù)說去縣城里打工了,具體是做什么工作,蘇半夏不想知道,也沒興趣知道,總之這個大堂哥好幾個月才露一次面。
三叔名叫蘇華根,三嬸施慧君,兩人結(jié)婚多年,卻并沒有育有一子半女,這無形中踩到了蘇家的地雷,三嬸成日被蘇奶奶罵不會下蛋的雞。
而蘇半夏的爸,名叫蘇二根,在家中排行老二,育有一兒一女。
也就是說除了蘇半夏,她還有個八歲的弟弟。
至于小姑蘇麗華年紀可是最小的,比蘇半夏大四歲而已,今年二十二歲,因為挑挑揀揀,成了這村子里的老姑娘。
“媽,我們?nèi)ジ苫畎?。”蘇半夏聲音平靜道。
他們老二家,成了全家最勤勞的牛,卻落不到半分好。
這輩子,她再也不愿爸媽傻傻的付出,還被爺爺奶奶偏心。
這分家的念頭,也該早日提上議程。
等董翠蘭洗了碗筷后,娘倆便帶著農(nóng)具出去了。
村口的土路延綿而長,隨著時而過去的牛車,揚起一片灰塵。
朦朧的視線里,家家戶戶的位置如記憶中的分散,東一戶,西一戶。
好在家家戶戶的院落占地面積夠大,看起來也并不清冷。
母女倆迎著十月的金秋陽光,路過一間間簡陋的房屋。
八十年代的北方村莊,還是十分落后貧窮,村里大多數(shù)的房子都是石頭壘的斑駁泥墻,木窗,灰瓦。
極少數(shù)有紅磚灰瓦,因此那幾乎顯眼的人家,就成了稀罕戶。
王光輝的家,在村口處,去那邊干農(nóng)活,需要經(jīng)過那里。
手機上閱讀
點擊或掃描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