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書小說閱讀網(wǎng)
當前位置:首頁>歷史>嘉靖攻略小說最新章節(jié)( 御炎)全文免費閱讀

十四 本心(下)

小說:嘉靖攻略作者: 御炎時間:2020-12-17 17:08:45

  不遠處,鄭光瞧見了紅色福字燈籠,便走了過去,那里已經(jīng)有不少人聚集了,大家提著燈籠,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,說著話兒,緩解著各自的情緒,鄭光一走過去,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,見著本縣大名鼎鼎的案首來了,吳縣考生不論長少都對鄭光抱拳行禮,口稱“師兄”。

  鄭光也笑呵呵的回禮,之前鄭光讀書時深居簡出,甚少和同縣讀書人交流,所以大家知道鄭光的大名,卻甚少有人認識鄭光,縣試考完之后鄭光就出事了,此后雖然沒事了,但也在家呆了兩個月,沒見著出來,此時見著鄭光,不少人都上前詢問鄭光的身體。

  鄭光一一回禮,表示自己沒有問題,謙遜的表現(xiàn)倒是贏得了不少學子的贊許和好感,初次見面的第一感覺很重要,他們都覺得鄭光果然是個不錯的人,不愧有那樣的好名聲。

  “那個,師兄,您身上可還有多余的鞋?問遍了諸多同窗,也沒見著有人有多的。”鄭光突然聽到有人這樣詢問自己,便朝那說話的人看去,就瞧見一個衣衫不整的年輕學子傻傻的朝著自己笑,雙腳一只有鞋一只沒鞋,帽子都歪了,一看就是剛才人擠人的時候運氣不好,鄭光的確有兩雙備用的鞋,便從考籃里拿出一雙鞋:“不知能否穿得上,但,好歹應付一下吧!”

  考試有規(guī)定,衣衫不整者是不允許進入考場的,所以考試的學子一般都會準備第二套裝備來應急,這家伙應該運氣不好,或者沒有經(jīng)驗,亦或者家里也沒什么錢,準備不了第二套裝備,這里大多數(shù)考生也是自身難保,幫不了他,鄭光不缺少這些東西,自然愿意拿出來幫助他,這家伙當即大喜,感動道:“多謝師兄相助!大恩大德向青沒齒難忘!”

  鄭光笑道:“一雙鞋而已,不算大恩大德,不用如此的,大家都是同鄉(xiāng),相互幫助是理所應當?shù)摹!?

  向青再次感謝,之后大家便三三兩兩的聚集過來說起了話兒,大多數(shù)人都對鄭光比較感興趣,誰讓鄭光之前深入簡出,躲在家里做極品宅男,也不出去和同鄉(xiāng)文人士子們多多交流,不過大家很少見到他的人,他的名卻如雷貫耳,隔個幾天就能聽到一次,人家的老師還是大名鼎鼎的荊川先生,讓人羨慕不已。

  一番交談之下,大家也對鄭光有了不少了解,鄭光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自己這群同鄉(xiāng)的水準,在官場上,拉幫結派是很正常的事情,除非你真的做到了足夠的高位,為了避免皇帝猜忌才能做孤臣,否則,拉幫結派是保證安全的第一要素,其中,以天然形成的地域關系為第一選擇。

  在蘇州府的地界,同屬吳縣就是關系親近的理由,在南直隸的地界,同屬蘇州府就是關系親近的理由,在北京,同屬江南人都能成為關系親近的理由,當然了,南直隸的人還是要相對親近一些,所以但凡出現(xiàn)黨爭的時候,什么浙黨晉黨之類的以地域為劃分的黨派就紛紛粉墨登場了。

  自帶的這些地域關系有時候比起其他的政治聯(lián)盟更加牢靠,因為大家都是老鄉(xiāng),此時此刻的大明,鄉(xiāng)土觀念可不是一般的濃厚,南北之爭東西之爭等等也持續(xù)了很久,或者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任何地方都有紛爭,不僅是無奈,也是可悲。

  唐順之的諄諄教誨,在此刻的鄭光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,生活在這個世界,如果這個世界你不滿意,你無法改變,你只能妥協(xié),你指望高高在上的皇帝去解決,其實皇帝也不是有無邊的權力,你指望首輔去解決,首輔也不能一言而絕,那么,最有權力的兩個人都無法解決,還能指望誰?

  想要斗爭的心在明白了一切之后漸漸冷卻,留下滿腔滿腹的“生存智慧”,鄭光不知道唐順之是否真的已經(jīng)妥協(xié)了,但是鄭光接受這種思想的同時,始終沒有放棄那一絲絲的渴望。

  天漸漸地亮了。

  負責考試的官員出現(xiàn)在大門口,開始從太倉州開始呼喊各個縣州的考生準備入場,而此時,見到負責考場的差役的考生們也按照長久以來的潛規(guī)則拿出一點點父母的血汗錢,遞給那些差役,請他們幫忙把自己的考試用具放到比較好的位置上,這樣,可以在考試的時候占據(jù)一些優(yōu)勢。

  鄭光按照鄭江的吩咐,找到一個差役,對他說道:“學生吳縣鄭光?!?

  那差役顯然被打點好了,連忙行禮:“小相公是吧?請把考籃遞給小人,小人自會為您辦妥?!?

  鄭光道了聲謝,把考籃遞給他,然后提了提手上的食盒:“這個食盒能否一并帶入?”

  差役為難道:“考籃只有筆墨硯,還可提前帶入,食盒的話,是一定要經(jīng)過檢驗的,小相公,小人也想為您辦事,但是,府尊一旦問罪下來,小人……”見那差役一臉為難之色,鄭光也不強求,微微一笑道:“那就不麻煩了,多謝。”

  那差役顯然沒想到鄭光有如此好的涵養(yǎng),連連鞠躬,為鄭光尋找好位置去了,見他離開的背影,鄭光卻覺得心里有些不安,這算不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不公呢?長久以來出現(xiàn)的這些,為了富家子弟而方便的潛規(guī)則,滿足了富家考生,滿足了考場差役,顯然還滿足了更多的人,為了這些人共同的利益,高高在上的大官員們是不會在意這些小事的。

  作為既得利益者和享受者,鄭光覺得自己為那些沒有辦法享受到這一切的寒門子弟去鳴不平,頗有些侮辱別人的含義在里面,也更容易被人家說得了便宜還賣乖,畢竟自己沒有反對這些做法,也是享受其中所帶來的便利的一員,這樣的自己,有什么顏面去說這一切呢?搖搖頭,自嘲地笑了笑,鄭光回到了隊列之中。

  將來,若是僥幸能執(zhí)掌一些權力,再去為這些得不到照應的人,做些什么吧……

  吳縣挺富庶的,能拿得出這一兩二兩銀子的人并不在少數(shù),不過顯然這也不是個小數(shù)目,尋常農(nóng)戶人家一個月也不見得能花掉二兩銀子,按照大明朝如今的情況,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約等于2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,而至今為止很多偏遠地區(qū)的人們,一個月也花不了這兩三百塊錢。

  東南富庶,富庶始終是一個大而化之的概念,鄭家很富庶,鄭光承認,算上太湖水田、城內的糧店和布匹店,扣除每月支出,鄭府每月的銀錢收入大概在二千二百兩銀子左右,單純的生活水平當然算得上是富庶,但是同樣居住在蘇州城里的向青,很明顯就不是富庶人家的孩子,看見同鄉(xiāng)們一個個的拿著銀子去找差役們疏通關系,眼中流露出的羨慕和不甘之色,鄭光看得很清楚。

  幫還是不幫,這是一門科學,一種學問。

  錢,鄭光不缺,手頭就有五兩銀子,三叔給的應急之用,尋常零花之類的,鄭光一點兒都不缺錢,因為喜歡讀書而不喜歡出門閑逛花錢,鄭光也攢下了不少身家,覺得有需要的時候再用更合適,但是對于家境貧寒的向青而言,一兩銀子都是一筆不小的錢財,之前接受自己的鞋子是被逼無奈,而現(xiàn)在這并不是非常迫切的需求,他會接受自己的一兩銀子嗎?

  他的自尊,作為讀書人的自尊,會允許他接受自己這如同施舍一般的幫助嗎?強加的善意就是惡意,善意把握的不好也是作惡,古有嗟來之食,今日,為何就不會出現(xiàn)拿來之銀?對于寒窗苦讀還沒當官的士子而言,貿然給錢,那時侮辱,哪怕現(xiàn)代社會也是如此,更何況是大明朝的社會精英們,在重農(nóng)抑商傳統(tǒng)氛圍下成長的圣人門徒呢?

  思來想去,鄭光把銀子收回了衣袋,笑著走向了向青:“怎地?不去找些差役幫幫忙,尋個好位置?”

  向青臉一紅,見鄭光的笑意不似嘲笑,便自嘲的笑笑:“師兄說笑了,我家里并不寬裕,父母每日辛辛苦苦為生計操勞,還要供養(yǎng)我讀書,已是千難萬難,我又怎能在這里,被這些貪得無厭的小吏敲詐走父母的血汗錢,無論如何,我也做不出這種事情?!?

  鄭光看向那些差役小吏,想起了記憶里和唐順之聊天時所說過的一些實際問題,便開口道:“這世道,每個人活著都各有各的難處,大如皇帝,也不能隨心所欲,稍有不妥之處,群臣奮而抵制,灰頭土臉者不在少數(shù),小如販夫走卒,要為一日三餐費盡心力,稍有惰懶,下一餐便沒有飯吃。

  這些小吏差役每月不過幾錢銀子養(yǎng)家糊口的錢,家里人口多了,便養(yǎng)不起家人,自己做差役小吏,家里妻子就要做些別的活計操持家用,否則孩子就養(yǎng)不活,吃不上飯,他們和令尊令堂都一樣,也是希望家里人過的好一些,這沒有錯,一點錯都沒有,希望家人過得更好,是對的,也是應該做的。

  咱們給的這些錢,他們會拿去分掉,變成家人的口糧,變成妻子的紅妝,變成孩子的麥芽糖,他們也沒有作惡,我們出錢,他們?yōu)槲覀儼芽蓟@拿進去,占據(jù)好位置,萬一天有不測風云,這一兩銀子,堪比千兩萬兩,唯一不妥的是,不是每個學子都能拿出這些錢,拿不出錢的人,或許本來可以得到好位置,卻得不到了。

  但是咱們這樣想,他們拿錢換位置,這些錢來自于他們的父母的操勞,拿來換取孩子的錦繡前途,是父母最大的心愿,沒有誰作惡,沒有誰做錯,如果說有人做錯了,那就是大家一起錯了,因為這個世道,總是讀書做官是最重要的,眼前的一切,都是讀書做官的附屬之物而已,你能說,咱們讀書做官,父母之殷切期望,是錯誤的嗎?”

  向青愣住了,看向鄭光時,眼中充滿了一樣的色彩,深深思考之后,握著一兩銀子的手也顫抖起來。

  “父母最大的期望,是自己的付出能有回報,這一兩銀子,能換取考試通過,能換取錦繡前途,那便是父母最大的期望,錢財不過是達成目的的過程,在這考場上,從來沒有窮富之分,若要幫助那些拿不出錢的人,心存此念,考取進士,成為官員,帶到有能力時,不忘初衷,為他們做些什么,那就是最好不過了,也是咱們唯一能做到的?!?

  在這樣的話語之下,向青邁步朝那些差役小吏走了過去,而鄭光的耳邊,又一次響起了唐順之所說過的話。

  我之所以對他們妥協(xié),是因為我終于明白陽明公所說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,若要改變這不公的世道,就要接受這不公的一切,融進去,成為其中一員,掌握足以改變之權,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,那也只能做山野隱士。

  何為貪官昏官?那都是在妥協(xié)過程中放棄最后堅持之人,何為能吏?那是在妥協(xié)中不忘初衷,牢守底線,無論如何都不忘卻自己心中本心之人,若要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,只是堅持操守是不行的,唯有不忘初衷,出淤泥而不染,才是唯一的道路。

手機上閱讀

點擊或掃描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