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書小說閱讀網(wǎng)
當前位置:首頁>言情>穿越之齊女之福小說最新章節(jié)(云外的云外)全文免費閱讀

第八章 幼學初見

小說:穿越之齊女之福作者:云外的云外時間:2020-12-17 17:03:42

  楊菲爾也不管他們聽懂多少,只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,如遇不懂得詞匯,他們必然會想,這必是書上所言,這一段時間但凡有問,楊菲爾也都是如此給他們解釋。

  “所以,爺爺,爹爹,這一個月來,我一直在想,若能有一畝水田,讓我使用此法試種一季,看看與撒播之法有多少差距,是為善哉!”

  楊菲爾調(diào)皮一笑,繼而收斂笑意,正色道:”此法我甚有把握,同為植物,生性必有相同之處,只差驗證此法,如今只有向你們要這試驗田地了,如若此法可行,地里收成將會增收不少,咱家至少相當于多種一二畝地呢,你們看可行?”言畢,撅嘴低頭,大眼睛咕嚕嚕在幾人臉上轉(zhuǎn)著,一副忐忑期待的小模樣兒。

  眾人聽完,面面相覷,第一反應就是女兒想法太過幼稚了,卻又不忍直言回拒,畢竟女兒也是在為著家庭生計著想,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。

  沉默半晌,大胡站起身來,走到女兒身邊,用手在楊菲爾頭頂摩挲了兩下,嘆了口氣道:“乖秀兒,爹爹知道你很聰明,單單做出那個蝦籠來,就很不簡單,讓咱們這一直捉襟見肘的窮家一下子緩過勁兒來,眼下雖是沒人知道那個蝦籠的奧妙,可誰知什么時候就會被人學去,傳揚開來,我們家的那項收入也就到頭了,最終還是要靠種地?!?

  嘆了口氣,轉(zhuǎn)身踱步走到田邊,接著道:“但是種地可不是你編蝦籠,靠著小聰明就能有收成,那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(jīng)驗,要踏踏實實,勤懇實干才行,再說咱家雖說有九畝水田,可滿打滿算畝產(chǎn)也就三百斤左右,一年能收二千七百斤的稻子,地租賦稅減去一千,咱全家的油鹽醬醋,衣食住行,還需賣出去一千斤換,再留來年的稻種一百斤,秀兒,你算算,咱還有多少米可以吃?只剩六百斤了啊,加上冬天種的麥子,還有那一畝的旱地里種的雜糧,和上山上去挖的野菜,這些就是咱家一家每年的糧食?!?

  又轉(zhuǎn)身面朝楊菲爾道:”你若是再要去一畝去嘗試插秧種植之法,就那樣將長好的稻秧連根拔起,再往別處移栽……”大胡搖搖頭?!八自捳f,人挪活樹挪死,草木同理,就不說顆粒無收吧,減產(chǎn)過半是一定的了,六百斤里又得減去一百五,這樣算起,咱們家就連喝粥都困難啊?!?

  大胡這賬可謂算的詳細,也并未打算十歲的女兒全能聽懂,只是不知不覺就將不知在心中盤算過多少遍的家賬說了出來。不過,想女兒聽到他把這數(shù)字越算越少,便會知道她那法子實在不可行。也就會打消念頭了。

  誰知楊菲爾一聽,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,什么?守著九畝好水田,一家人卻要靠吃雜糧野菜度日?這不符合邏輯,要知道前世農(nóng)村水稻畝產(chǎn)基本在一千二百斤上下,且不說這樣的高產(chǎn),畢竟咱不是袁隆平爺爺,不過,努努力,將畝產(chǎn)再提升個一二百斤,應該是沒有問題的。

  何況,近一個月里,楊菲爾一直在心里盤算考量,可否加上稻田養(yǎng)魚的方法,前世在四川旅游的時候見過這種養(yǎng)殖技術,本著自幼對土地的熱愛,曾經(jīng)仔細和當?shù)氐霓r(nóng)民咨詢過具體的方法,了解到稻田養(yǎng)魚不但可以作為副業(yè)給農(nóng)民創(chuàng)收,而且,魚還可以疏松土壤,實現(xiàn)免耕,并且魚兒吃蟲吃草,可以省肥省工,魚糞還可以給水稻提供有機肥料,平均可以使水稻增產(chǎn)一成,可謂百利而無一害。

  可是現(xiàn)在楊菲爾頭痛要怎樣說服家人,土地可是這一家子的命,他們?nèi)绾螘⒛敲磳氋F的一畝水田交給一個十歲丫頭去搞什么試驗呢?

  楊菲爾一籌莫展毫無頭緒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
  轉(zhuǎn)過一個田溝,就上了大路,正中午時,路上空無一人,三姐弟一路沉默。

  姐姐好像在想什么事情,兩雙胞也有所收斂,對這個和他們一般高的姐姐,兩人還是有所敬畏的,姐姐比他們聰明好多,還是他們的小先生呢。

  正走著。忽聽身后噠噠聲響,三人轉(zhuǎn)身去看,只見三輛青布幔著的馬車由遠而近,不知是哪家的貴人走到這窮鄉(xiāng)僻壤來了,這地方可輕易見不到馬車這種大型奢侈品的。

  眼看馬車愈近,不好在看,便和兩個弟弟避在路邊慢慢往前走去,一輛馬車剛超了過去,楊菲爾忽覺后背一疼,一顆小石子滾在腳前,心中才疑惑是誰,肩后又挨了一記。

  楊菲爾停步回頭,看是哪個缺德帶冒煙的搞蛋鬼干的好事,卻見中間那倆馬車漸漸挨近,一個四十來歲的粗夯車夫持韁側(cè)坐在前,目不斜視,不像是他。

  卻見那馬車的車簾微動,從后伸出一只小手,隔開簾子,手上正捏著一顆石子,接著一個小腦袋從后面鉆了出來,原來是個十歲左右的男童,生的倒是濃眉大眼唇紅齒白,活脫脫一個小正太。

  那小正太一抬眼,正好和楊菲爾看了個對眼,驚得他往后一縮,忽又想到什么,復又鉆出來,盯著楊菲爾邪邪一笑,揚手就將手中石子擲了過去。

  楊菲爾一直盯著他的動作,又豈會眼睜睜被他砸中,靈巧一個閃身,石子便落在身旁草里。小正太目睹自己惡作劇失敗,不由懊惱大喊:“喂,你個窮傻子,本公子砸你是看得起你,你這個窮傻子竟然敢躲,不想活了是不是?”

  兩個雙胞見狀,閃身搶在楊菲爾身前,向著小正太怒目而視,楊菲爾心中已然火大,一個被寵壞的紈绔子弟,最欠的就是教訓了,正待開口詢問是哪家小兒,如此頑劣,可有人管?

  卻聽馬車中傳來一個女聲叱道:“禎郎,不要胡鬧!”聲音雖是嚴厲,卻仍是十分悅耳,可想,若是溫言軟語之時,那是何等的動聽。

  小正太似乎很是聽那女子的話,朝楊菲爾瞪了一眼,便放下簾子退回車中。

  又聽那女聲柔聲說道:“這位小娘子,小兒頑劣,還請你原諒則個,不知可否傷到小娘子?”

  果然如同黃鶯出谷婉轉(zhuǎn)嬌軟,前世的林志玲也不過如此,楊菲爾雖同是女兒身,也不禁為之消了火氣,試問美好的東西有誰不愛?再說她一個三十五歲的靈魂的人又怎會和一個幼稚小兒計較?便道:“沒關系的,并未曾傷到,小孩子家不懂事,多教教就好?!?

  里面的人好像微微停頓,好像有點意外那鄉(xiāng)下小娘子如此懂禮,又不卑不亢,這才道:“如此便好,謝小娘子不計,我們前方趕路,便先行一步了?!?

  話音未了,就見車夫一個揚鞭,馬兒加快步伐得得向前車趕去,隨后的一輛馬車也連步跟上,不一會兒就漸行遠去了,

  看著車后揚起土路上的一陣灰塵,楊菲爾想,這才幾天沒下雨?。?

  三姐弟呆怔片刻,繼續(xù)往家走去,楊菲爾問弟弟:“你們認識那個孩子嗎?”

  小廣道:“認識啊,他是我們家的地主家的兒子,爹說我們村有一大半的地都是他家的。”

  小敞道:“他和他的娘親每年春秋兩季都會來我們這里住上一段時間,我們村上有他家的田莊,可大著呢,姐姐你以前都不出門,當然不知道?!?

  小廣又道:“姐姐,你不知道,那個小孩每次來的時候,我們村里的孩子們都不和他玩兒,他可愛欺負人了,還帶著那么大的一個書童跟著,我們又打不過他,也不敢跟他打?!?

  楊菲爾哦了一聲,原來是個富二代,我們這些人都是給人家打工的,難怪這么囂張。

  不過馬車里那個女人態(tài)度倒很是和藹,聲音又那么好聽,像是很有教養(yǎng)之人,大概是那孩子的娘親吧,真不知那樣一個溫柔知禮的母親,如何會教出那樣性格暴戾恃強凌弱的兒子。

  第二天上午,小廣小敞照例在河邊撈螺絲,楊菲爾提著筐子相跟著。

  最近小雞仔們脫去了絨毛,正在換羽毛,個頭長大了一半,能吃的很,兩個小竹筐已經(jīng)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,又加了一個籃子浮萍才夠。

  眼看小筐和籃子都裝滿了,三姐弟正要回去,才收了抄網(wǎng),忽聽身后有人嗤笑道:“哎呀!窮的吃螺絲和水草了啊!”

  姐弟仨齊回頭去看是哪個,只見幾株大垂柳樹的下邊站著一個粉雕玉琢的男童,梳著頂髻,留著垂髫,穿著大紅翻白領的窄袖長衫,白領子上密密繡著金線,腰系五彩絲絳,上結(jié)一塊美玉,腳踩千層底皂靴,渾身上下透著富貴嬌寵,正是昨日在路上偶遇的小正太,此地地主張大戶家的獨子張小公子。

  此時他正站在樹蔭之下,手拿一根約三尺長短的青竹竿,一邊無意識的抽打著樹干,一邊向他們這邊不屑地睨著,身后站著一個十四五歲的書童,穿的跟唐伯虎在華府做9527時一模一樣。

  楊菲爾對這小正太十分沒有好感,對他抿嘴一笑,脫口而出前世一句口頭禪:“關你屁事?!?

  卻不料那小正太聞聽楊菲爾出言不遜倏然變色,手持那根竹竿就朝楊菲爾他們沖了過來。

  他從小眾星捧月,又是出身大家,哪里聽過別人對他說這樣的粗鄙之語,更沒想到,還是從這個看上去文靜秀美的小丫頭口中吐出,不由怒起心頭,就要過來打人。

  

手機上閱讀

點擊或掃描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