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說:蘇氏風(fēng)云作者:納蘭三變時間:2020-12-17 17:09:01
到得鎮(zhèn)里,四人先去菜市轉(zhuǎn)了一圈,見無人識得豆芽菜,方轉(zhuǎn)轉(zhuǎn)悠悠趕了牛車,停在一處看似最大的名為“無味樓“的酒肆前,蘇玠、蘇玉進得堂前,見樓下大堂約二、三十付座處。因此時天剛大亮,僅有一個小二邊打著呵欠,邊抹桌擦凳;而一中年錦衣高冠男子手捧一卷竹簡,正從后堂而來。
小二見了蘇玠兩個,粗衣布巾,不耐道:“兀那小兒,要玩耍去別處……“話末說完,對了蘇玉冷冷斜睨的眼神,竟覺剎那間如冰刀襲面,一時張口結(jié)舌,愣怔當(dāng)場。蘇玠上前對已走到近前之錦銹袍服男子揖了一禮,從容道:“我有一菜“黃金鉤“要請掌柜品鑒……“那中年人愣得一愣,上下打量蘇氏兄妹一遍,遂大刺刺撿了付座頭坐下,漫不經(jīng)心的擺手令二人將“黃金鉤“呈上。蘇玉將拎著的竹籃放于桌上,掀開蓋巾,鮮嫩嫩、水靈靈、金燦燦的豆芽便露了出來,在這早已不見蔬菜果品的時節(jié),那是分外的誘人,男子眼光大亮,蘇玉道:“此菜為大豆所發(fā)、味道鮮美、吃法繁多,且一年四季均可生長……“男子先聽其名、又觀其形,及至聽蘇玉說不受四季影響,則俞加迫不及待要品嘗一番。蘇玉去了苞廚撿幾樣肉絲、肉片之類炒了幾盤呈上……時人飯食,平民庶人均是將粟、菜之類一堆放在一起煮食;而富人、貴人或飯鋪酒肆對食材的處理方法雖已有煎、炒、烹、炸、煮、燒、炙等,但架不住將冬之季,除了偶爾一筐塞牙的老野菜,再換樣做,做的還是肉食。與是……錦衣男子與蘇玉開始一番討價還價,二人叮叮珰、你來
我往,直將蘇玠看的是目瞪口呆、掌柜的侃的是幾乎汗流浹背。
二人將豆芽、肥鴨一堆兒賣與“無味樓“收好銀錢,又去采購些日常所需,四人便轉(zhuǎn)回家中。此后,蘇玉又試發(fā)了幾種豆類,找了木匠張伏造了輛拉車。又對村民怕冬曰莊稼會凍死而將地荒下的行為深感無語,此時,鐵農(nóng)具已普遍使用,蘇玉便在犁上改制了一漏斗形木盒,雇了村中老實的李虎丘一家,選了耐寒的小麥與油菜,將坡下原開的幾畝地除草施肥、深耕深種……村民均哧笑不己,唯有族老在剛種了麥子的田里轉(zhuǎn)了一圈,一言末發(fā)。
蘇氏兄妹四人賣菜、捉鴨曰日忙的昏天暗地。如此,時光匆匆。
下第一場雪時,蘇家已悄然拉了高高的石墻,院中亦是用石木蓋了兩層小樓。建房工匠亦按蘇玉所授,臥房盤了火炕、整樓筑了火墻,院中一溜青石鋪的平平整整。
待得房屋落成,兄妹四人請了族老及村中諸人前來暖房。茶飯己畢,蘇玉提議將村中閑置勞力組合一起,獻出火墻、盤炕之法,教授眾人學(xué)得此技。由此,在這深冬嚴寒之際,整個浮地乃至霍縣等均刮起了火墻、盤炕之風(fēng),令得蘇氏所居的小李莊村民家家賺了個盆滿缽溢。族老及村民感念蘇玉恩德,將李大一家逐出村落,歸還了蘇氏田產(chǎn),這是后話。
冬日漫漫,蘇玉閑來無事,先是每日纏著蘇玠、蘇永打探這個時空的大事小事;什么朝代啦,皇帝是誰啦,兄弟幾個兒子幾個啦,老婆多少啦,國號什么啦,幾個城幾個郡幾個鎮(zhèn)啦,其他國家又叫什么啦,皇孑幾個啦,都愛干什么啦,又有多少城池啦……等等等等,直將蘇氏兄弟纏的是頭大如斗,苦不堪言。蘇玠無法,只好涎著臉去族老家借了老大一牛車竹簡,讓蘇玉自看,蘇玉這才消停。
誰知,不幾曰,蘇玉便將那一牛車竹簡翻了一遍,蘇玉心下感概:,一片竹條上也就十幾個字,一卷竹簡幾斤重也就二、三百字,實在是……不夠看呀、不夠看!
蘇玉閑的要饒墻。
忽一日,蘇玉想起前世大學(xué)軍訓(xùn)時學(xué)的二十幾式小擒拿手,先是自已試著練習(xí)幾天,爾后,便開始日**著蘇家三兄弟來學(xué),又絞盡腦汁拼拼湊湊自已半桶水的太極拳、太極劍;到了晚上,便買了筆墨教蘇家三兄弟學(xué)字、算術(shù)……蘇氏兄弟鑒于蘇玉是被天神照拂之人,幾乎將蘇玉當(dāng)做半個神仙看待,因而對于蘇玉的異常行為那是無條件地、通通地默許加支持……
冬日酷寒,然而蘇家的小院,卻一片溫暖。
大雪封路,眾人整曰窩在家中。蘇玉在屋中悶的又想饒墻,無奈蘇氏三兄弟看的賊緊,蘇玉只好曰日在小院中溜達溜達……這一曰,蘇玉拿了木板上的繪圖,與蘇玠、蘇永云山霧罩講解一番,終于可以踩著及膝的雪出門去找木匠張伏父子,一連折騰了幾日,一行人才拿了滑雪板、拉了雪橇,找了一處小山丘。眾人在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次狀況之后;終于可以自由穿梭于山地之間……蘇玉請張伏父子多多做了,讓村中青壯年都來學(xué)習(xí)……此后,既便大雪封山,村中人照常出門,有外人探問,眾人均咬口不提。
這一日,蘇玠蘇永坐了雪橇去鎮(zhèn)上送菜,蘇玉則拘了蘇澈在家中習(xí)字,族老領(lǐng)宗族幾人帶了米糧布帛來訪。蘇玉驚訝莫名,將一眾人讓入廳中,一東一西,踞坐于塌上。族老沉吟半晌方墾切道:“族中欲將宗室祭田劃拔與你六百畝、令四時祭祀節(jié)禮比照宗族再厚兩成……“族老頓了頓,見蘇玉面色淡然,瞼目傾聽自己話語,仿似聽到幾粒米、幾顆豆一般,心下端端不安乃住口不言,蘇玉抬眸四顧,淺笑道:“我兄妹居于此地,常得宗族照拂,但有所命、不敢辭耳:“幾人面紅耳赤,族老干咳一聲,才道:“我等相請侄女兒教授幾家嫡子識字及術(shù)算之法,可充否?“
這個不在歷史長卷中存留絲毫痕跡的朝代,蘇玉已適應(yīng)了好久,她隱隱知曉:只有王室貴族才有識字之權(quán),而算術(shù)則更是某些家族為傳承或繼承人才可習(xí)得的密術(shù)。此時雖然奴隸制早已費除,封建制度才剛剛蔭芽;但民眾尊崇貴族、士人,敬畏鬼神的思想仍是根課蒂固。在宗族眾人眼中,此時的蘇玉不但是死而復(fù)生為鬼神所庇佑;更是天神所降的貴人……蘇玉若有所思,點頭道:“玉愧受了……然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皆是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,而末治者否矣……一村、一族亦是如此,不若設(shè)立族學(xué),分科而教之……“蘇玉高中時本就學(xué)的文科,此時信手拈來,將宗族幾老說的是低首沉思的有之、連連點頭者有之。
宗族眾人自去安排不提。
過得十幾曰,族中設(shè)立族學(xué),并允村人亦可學(xué)字及術(shù)算之法,村人感激涕零。蘇玉則又挑出青壯者、心細手巧者分授以武技、改制農(nóng)器、芽菜………等技,并定下規(guī)制,統(tǒng)一售往鎮(zhèn)、縣、郡等地。蘇玉深知,僅依靠蘇氏兄弟,既便自己能在這蒼茫亂世積累財富,若無自保之力,自己所做所為一旦外泄,仍會是朝不保夕……
如此,冬去春來。
蘇玉將自己搜集的種田之法記于竹簡,讓蘇玠蘇永自去尋族老,自已則躺在塌上歇息。
自去年秋季在凹地里醒來,到此時,
蘇玉雖吃的下飯、睡的著覺,看似與常人無異;然而只有蘇玉自已知道,這具身體仍是常常四肢冰冷僵硬,偶爾伸臂抬腿亦是疼痛萬分……
這一日清晨,蘇玠蘇永去了田里,蘇澈跑去找村中小兒比畫武技。
蘇玉躺在房中,似醒非醒時,忽聽遠處悶悶雷聲滾滾而來,忽爾毛骨悚然間,蘇玉直覺塌前朦朦朧眬伏著一極薄、極虛渺的人形,那人形似痛似怒掙扎不已,更似是要竭力貼上蘇玉的身體一般;屋頂上雷聲陣陣、室內(nèi)蘇玉蜷在塌上驚駭?shù)碾p目大睜,非但是全身僵硬,更是連一絲聲兒也發(fā)不出……那人形漸掙漸近,蘇玉只覺心跳的就象要炸開一樣……“轟隆“一聲,一道驚雷挾著閃電劈窗而下,蘇玉似乎聞到不知何物燒焦的腥膻之氣……繼爾,那人形漸小、漸消、直至渺無所蹤……
一剎間,蘇玉但覺身心舒泰,直想引吭高歌一番……正自呆愣,忽聽得蘇玠蘇永在風(fēng)雨聲中與村人道別,仿似正要歸家,蘇玉忙竄出屋去備衣備水,過了好一會,蘇氏兄弟才濕嗒嗒的走進家門。蘇玉若有所思,難道自己……連六識也異于常人不成?
此后幾曰,蘇玉每每尋了空闊無人處,或飛縱、或演練武技……果然……
隨后二年,蘇氏兄妹自是行商習(xí)武、種田習(xí)字,并廣置田產(chǎn)家仆。而浮地的小李莊亦是田畝高產(chǎn)、戶有余錢,漸漸成了遠近聞名的福地。
眾大漢齊聲應(yīng)諾,立時有兩人認蹬跨馬,緊攝蘇玉一行馬車而去。
手機上閱讀
點擊或掃描下載